各單位:
根據學校教學工作安排,春季學期通識選修課(簡稱通選課)和研討課(Seminar)的申報工作現已啟動,請各單位組織教師積極申報,具體要求如下:
一、申報要求
(一)通選課
1. 通選課應能夠拓展學生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促進個性發展,注重師生交流互動;以影視欣賞、組隊訓練等為內容的課程不得開設。申請人須在擬開設的課程領域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基礎,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該類課程由教師根據個人教學情況自由申報。擬開設課程與申報者所屬專業背景跨度較大的,需在“教務系統-通選開課申請-課程說明”中填寫開課的充分理由或依據,所在單位須重點審核。
2. 通識課名稱需符合我國的法律法規和社會倫理道德要求,具有科學性、規范性,須與公共必修課程名稱有一定差異性。
3. 每位教師一個學期最多開設2門課程,每門課程一個教學班,教學班學生數一般120人,講課學時36、周次1-18、周學時2、學分2。大學語文、高等數學等學校統一安排課程的開設班級數量可適度放寬。
(二)研討課
1. 為促進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本學期繼續開設小班研討課。研討課授課模式應以研討(Seminar)方式進行,不得采取傳統的講授(Lecture)方式。為方便研討,上課地點將安排在教師所在學院的會議室等場所。該類課程由教師根據個人主持的課題情況自由申報。
2. 授課教師須具有博士學位,須依托本人主持的在研或者結題五年之內的部級以上科研課題申報開設專業研討課;課程內容應結合主講教師所主持科研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教務系統-通選開課申請-課程說明”中填寫依托科研項目名稱、編號、來源及立項時間等信息。課程名稱由開課教師自擬,統一標識為“XXXX(課題名稱的簡化或聚焦)專題研討”。授課學時由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合理設定,一般應為18學時。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并考核合格者,記1個學分。
3. 課程主要面向課題所屬學科、專業的本科生,對于交叉學科研究的課題,可以面向相關專業本科生開放選課。選課容量限定為10—15人。任課教師可對選課學生的專業、年級、先修課程及選課人數等做出具體要求。
二、申報方法
按照教務系統的工作流程,通選課、研討課等課程每學期均需申報開課(不論是否新課)。請準備申報的教師于2020年12月15日12:00前通過教務系統提交開課申請。
(一)操作方法
1.已開課程
通過學校門戶登錄教務系統(如果提示登錄,用戶名和密碼均為教工號),點擊教學服務-培養方案-通選開課申請-申請-課程名稱點“選擇”,根據課程名或者課程號查詢,雙擊選擇往年課程,補充開課學期、通選課類別、擬開課時間(春季)、開課班數、每課堂人數、講課學時(36)、周學時(2)、學分(2)、課程說明、設置可選課范圍等信息后保存,填寫檢查無誤后點擊送審,審核人選擇本單位教學院長,非教學單位由單位負責人審核,送審后聯系審核人及時審批。
2.新開課程
通過學校門戶登錄教務系統(如果提示登錄,用戶名和密碼均為教工號),點擊教學服務-培養方案-通選開課申請-申請-課程名稱點“新增”,填寫所有信息后點保存(請務必將所有信息填報齊全,包括課程編號、課程名稱、課程英文名稱、課程屬性、課程性質及課程說明等信息),填寫檢查無誤后點擊送審,審核人選擇本單位教學院長,非教學單位由單位負責人審核,送審后聯系審核人及時審批。
(二)注意事項
1. 新開課程的課程編號規則:通選課請按“g教師號”的規則編號,如教師20170001申請一門課,可編為g20170001。如果該教師申報多門公選課,可增加一位序號,編為g201700011、g201700012等。研討課請按“yt教師號”的規則編號。
2.研討課教師通過教務系統申請開課時,“課程說明”必須包含:課程所依托的研究課題、課題來源、課題編號、研討計劃、研討核心內容等基本信息,該信息在學生選課時會向學生提供。如果研討課對選課學生的專業、年級有要求,請設定好“可選課范圍”參數。
三、審批與排課
各單位需認真審核開課教師申報資格及課程,教務處將組織專家對單位報送課程進行審批。申請開課教師12月20日后可登陸教務系統查詢審批結果。
審批通過課程列入下學期教學計劃,由學院組織排課。學生選課事宜另行通知。請任課教師及時關注學生選課結果和上課信息,提前備課,按時上課。
教務處
2020年12月4日